四川市州

成都  德阳  绵阳  广元  巴中  达州  遂宁  南充  广安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资阳  眉山  自贡  内江  泸州  宜宾  攀枝花  乐山  雅安 

您所在的位置:大公网四川频道首页 > 文艺副刊 > 正文

纪念巴金 学习巴金 说真话 做好人
纪念巴金诞辰110周年出版座谈会昨召开
来自:成都日报 发布时间:2014-11-25

巴金诞辰110周年

   巴金先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昨日,纪念巴金诞辰110周年出版座谈会在成都举行。著名作家马识途、李致和巴金研究专家学者等嘉宾围绕学习、传承、弘扬巴金倡导的“说真话、做好人”的精神进行座谈交流,深切缅怀巴金先生的卓越成就、伟大精神和崇高品格。昨日,巴金先生亲属、部分川籍老作家家属代表、本土作家等也参加了座谈会。
    学习巴金“讲良心,说真话,读好书,做好事”
    “如果说鲁迅是中国的脊梁,巴金就是中国的良心。”这是多年前,马识途写给巴金的话。1992年,巴金90寿辰,马识途专程前往上海贺寿。巴金题赠线装本《真话集》一部,马识途读后深受感动,说出了“向巴金学习说真话”的肺腑之言。
    昨日在座谈会上,百岁老人马识途深情写下:“纪念巴金、学习巴金,讲良心,说真话,读好书,做好事”的感言。他感慨地说道,他读巴金的作品是从《家》开始的,他自己的家庭环境与《家》中描述的封建家庭很相似,看了《家》,他有了一种想从那个封建家庭出走的决心。“现在纪念巴金最要紧是学习巴金,就是要学习巴金讲良心,说真话,读好书,做好事,这就是真正的纪念。”他动情地说,“我们作家更需要学习巴金讲良心,说真话。作为作家,我们就是靠笔来讲话的,工作本质就是说话。如果没有良心,不说真话,我看,这个作家也不能叫做作家了。”
    马识途还建议,巴金关于讲真话的书,一共有5本,篇幅很大。出版社可以从中选出一批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有益于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把它集结成册,编成一个比较小的小册子,让巴金精神在青年一代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巴老讲真话 把心交给读者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巴金一生都在为人民创作,把心交给读者。昨日在现场,李致坦言:“巴老一生有1000多万字作品,其文学作品对几代人产生了影响。对巴金的纪念最好是读他的作品,特别是巴老的《家》和《随想录》两部作品。前者是反封建制度;后者则是对自己做了认真、诚恳地剖析,反映了巴老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的精神。”
    李致感触地说,巴老不仅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出版人。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巴老长期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最后几年又担任平民出版社总编辑。当年,这类出版社,不可能得到官方支持,又没有企业家赞助,只有靠自己和朋友的收入作资金。巴老就用他的稿费来贴补出版社运营,出版社也绝对不以盈利为目的。这和鲁迅当年出版书的做法完全一样。“巴老在四川出书,是没要稿费的。出版社党委建议设巴金编辑奖,巴老并不赞成用他的名义设奖,同意把稿费用于帮助青年作者,后来他把稿费捐赠给现代文学馆。”李致回忆道,巴老在四川出书不要稿费,但出版社为巴老加洗照片,巴老却坚持付款。李致说,他至今还保留着那张汇款单。巴老在汇款单上面写着“寄回‘肆拾肆圆壹角’”,并在附言上亲笔写下“汇还翻印照片垫款。”
    巴老曾说:“作家和读者都是我的衣食父母。”“我过去搞出版工作,编丛书,就依靠两种人:作者和读者。得罪了作家我拿不到稿子;读者不买我编的书,我就无法编下去。”现场,出版界和作协的嘉宾们动情地说,缅怀和纪念巴金先生,就是要学习他视作者为朋友、把读者当上帝的出版品格。
    让巴金精神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自1991年巴金先生亲笔给东城根街小学的孩子写下一封回信开始,学校便与巴金老人结下情缘。学校的师生从此被巴金精神润泽着,感悟着巴金的教诲,学习着巴金的品质。每年巴金的诞辰日,也是学校一年一度的“巴金文化节”。该校也因此更名为巴金小学。昨日,巴金小学党支部副书记靳蓉告诉记者,巴老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关爱。1991年,全校师生收到巴金爷爷的第一封来信和一本《巴金和儿童文学》;1995年2月,学校收到巴老第二次来信和《东方小故事》录像带。于是该校的孩子就拥有了与其他学校孩子不同的童年。著名作家麦家都感叹:“你们学校的学生真幸福啊!在家有亲生父亲,在学校有精神父亲。”现在该校的校训就是“说真话,做好人”;学校教师的誓言:“把心交给孩子,让生命开花。”学生的誓言则是“读书时认真读书,玩耍时放心玩耍。说话要说真话,做人得做好人。”她说,多年来,该校始终怀着一种深深的崇敬,以“巴金精神”作为学校文化的统领。在校园文化中,到处都能寻觅到“巴金”爷爷的印迹。他们希望以此让巴金精神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巴金纪念馆开馆
    今天是著名文豪巴金诞辰110周年,昨日下午,由巴金好友、著名百岁作家马识途题写馆名的“巴金纪念馆”在龙泉巴金文学院正式开馆,馆内大型展览“天地家春秋——巴金的生平与创作展”也于昨日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开馆仪式上,马识途、巴金侄儿李致、本年度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等省内青年作家代表、巴金小学师生代表等都一同到场,马老在和李致一起揭牌之后,拄杖走到馆内巴金的雕像前,十分崇敬地脱帽致敬并深深鞠躬。
    记者在馆内看到,该纪念展分为9个部分,前6部分介绍巴金的文学创作、翻译和社会工作,全面真实地记录了巴金的生平事迹;后3个部分的主题为“亲情、乡情、友情”,记录了巴金与家乡四川、与亲友的故事。展品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图片550余幅,巴金的手稿、书信,巴金在华东医院使用的轮椅,巴金最后一次回四川与亲友聚会使用过的餐具、桌椅等等,再现了巴金当年与亲友相聚的场景。
    记者了解到,展品中的200余幅照片是由巴金文学院工作人员最新从现代文学馆、巴金上海故居、巴金亲属等处收集而来,均为首次面向公众展出。巴金文学院常务副院长赵智向记者介绍说:“十年前我们在这里建了巴金陈列馆,现在以巴金诞辰110周年为契机,该馆更名为巴金纪念馆并整理一新,馆内变化很大,以前只分了几个专题,现在我们把世纪老人巴金一生的经历梳理得很清晰。巴金纪念馆今后仍将长期对公众免费开放,并将不定期举办相关主题活动。”
    纪念巴金诞辰110周年
    系列出版物出版

    昨日记者获悉,“纪念巴金诞辰110周年系列出版物”已陆续上市,包括十卷本《巴金选集》纪念版、《巴金家族史考略》和《四爸巴金》。其中,《巴金家族史考略》详细考证了巴金家族数十位亲属的生平、职业、社会业绩、文学成就等,用10万字和百幅照片清晰勾画了这个大家族的历史,校正多种历史遗误,还原了《家》《春》《秋》背后的历史风貌。
    由于缺乏考证,导致现存各类“巴金传记”作品中存在大量遗误。1989年1月,巴金在与家人的通信中表达了厘清家族史的愿望。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巴金家族史考略》作者李治墨开始研究巴金家族历史。他收集了巴金祖辈百年老照片、诗文汇存、来往书信等第一手资料,走访四川、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和台湾等地图书馆、文史馆收集资料,并对大量相关资料进行比对。
    十卷本《巴金选集》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于1982年首版,市场销售超过了百万册。此次纪念版回归首版版式,因为这是巴金最喜爱的版本。除了普通版本外,为了满足收藏者的需求,四川文艺出版社还提供多种收藏模式,包括附印巴金藏书票、名家回忆文章、巴金遗物画册等。《四爸巴金》是著名作家、出版人李致撰写的巴金回忆文章集纳,初版于1998年,被誉为“个人化的文学史”。这次新版增加了7篇文章,让人对这位文学巨匠有更深的了解。本报记者 王嘉

  • 大公报电子版
  • 四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