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市州

成都  德阳  绵阳  广元  巴中  达州  遂宁  南充  广安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资阳  眉山  自贡  内江  泸州  宜宾  攀枝花  乐山  雅安 

您所在的位置:大公网四川频道首页 > 百年大公看四川 > 正文

破解“双重空心化”和“大城市病”
来自:大公网四川频道 发布时间:2015-12-07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记者陈明、向芸成都7日电)在“协调发展•形成平衡发展新格局”新闻发布会上,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四川省委农工委常委副主任杨秀彬、四川省住建厅厅长何健分别围绕农村“双重空心化”和“大城市病”的问题进行了阐释。
    实现人的新农村和城镇化
    杨秀彬表示,目前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约是2.6亿,其中四川有2400万。部分传统农村和新村聚居点出现“双重空心化”的现象,既有农民进城带来的绝对“空心”,也有“候鸟式”农民工造成的季节性“空心”;既有需求不足导致的“空心”,也有供应过剩导致的“空心”。
    “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要在推进统筹城乡过程中实现人的新农村和人的城镇化。 ”杨秀彬认为,“双重空心化”的原因在于农村缺少人气,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当下缺产业、缺机会,传统农业承载不住那么多人。“这是未来统筹城乡方面最重要的理念,核心是解决人的问题。”
    “要坚持“三个加快”即加快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城乡基础建设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杨秀彬表示,在“十三五”期间要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三农发展的全部过程和所有实践中,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创新发展现代农业。
    城市化进程中破解“大城市病”
    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堵车等“大城市病”,何健认为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前期所出现的偏差,即城市功能上追求大而全、大而美,“每个地方都想把城市建成区域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科技中心、交通枢纽中心……”
    何健表示,正在实施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给全国特大城市转型发展做出了榜样,今后特大城市都应该按照北京这种理念和方式推进,达到解决大城市病的问题。“原来北京的总规里有九个‘中心’,现在只保留了政治、文化中心。只有釜底抽薪,特大城市不断盲目发展的势头才有可能遏制住。”
    何健表示,要解决成都的“城市病”,要把成都发展纳入到成都平原城市群范围来考虑,把有些功能转移到绵阳、德阳、眉山等地。同时,成都的发展更应该是内涵发展,以提高城市发展质量,而不再片面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
  • 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共绘发展新蓝图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日前,一场智慧交融的对话活动在成都天府新谷拉开帷幕。由成都新谷投资集团、智纲智库、川商总会青委会联合主办的“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活动圆满举行。 川商总会副会长、青委会会长、天坤国际总裁方毅,川商总会...查看详情>>
  • 大公报电子版
  • 四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