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诞生首张“先照后证”工商营业执照
来自:大公网四川频道 发布时间:2014-10-08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记者向芸8日电)今日下午,成都市高新工商局向“成都市绿满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发放营业执照。据悉,这是《成都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后,成都市诞生的首份“先照后证”工商营业执照。
下午两点,市民秦旭从成都市高新工商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张营业执照。“办事效率简直是‘超一流’。”秦旭告诉记者,公司在9月份才开始筹办,国庆长假结束后,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高新工商局咨询,由于相关手续文件齐全,该公司当场就获得了营业执照——这比他们的原计划提前了一个月。“下一步我们一边按规定到公安局办理开展‘保安服务’的行政许可,一边就可以开展一些招聘、业务洽谈活动了。”
“实行‘先照后证’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升市场准入效率,彰显成都高新区营商环境的自由度和包容性、开放性。”成都市高新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行“先照后证”登记制度,一方面将减少工商登记前置行政许可项目,将117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另一方面,对市场主体的后续监管将进一步强化。
117项审批实现“先照后证”
日前,四川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四川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9月29日,成都市正式印发了《成都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出“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先照后证”、“放宽名称登记限制”等五大具有成都特色的深度创新政策。
9月30日,成都高新区公布《成都高新区推进“先照后证”改革试点方案》,对基础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互联网出版、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117项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不再实行先许可(审批)、再工商登记的制度;对外商投资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等13项事项保留前置审批。
按照“谁负责审批、谁负责监管”的基本原则,成都高新区将实现审批与监管相统一、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理顺分工,确保责任到位,实现监管效能的整体提升。结合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管理等制度,明确市场主体责任,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监管方式,形成社会共治局面,构建市场监管新格局。
成都市高新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宽准入严监管”,使创业投资更便利,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同时,使市场监管回归“谁负责审批、谁负责监管”的原则,明确监管分工,有助于实现专业监管、高效监管。
市场主体增幅再创历史新高
根据成都市高新工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4年前三季度,成都高新区市场主体增幅创历史新高,新设立各类型企业7970户,同比增长101.01%;其中,内资企业增幅最大,新增7869 户,同比增长率达102.97%。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正式实施以来,市场主体增幅尤为明显。3月1日-9月30日,成都高新区新设立各类型企业7195户,同比增长116.46%,占9个月新设企业总数的90.28%;注册资本462.94亿元,同比增长100.15%。
“市场主体增幅创下历史新高。”成都市高新工商局副局长孙秀蓬介绍,市场主体出现持续较快增长,主要由于国家实行新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业热情;此外,成都高新区出台了“十五条意见”等一系列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的政策措施,高效宽松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
上一条:成都将建“企业孵化大市场”
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共绘发展新蓝图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日前,一场智慧交融的对话活动在成都天府新谷拉开帷幕。由成都新谷投资集团、智纲智库、川商总会青委会联合主办的“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活动圆满举行。 川商总会副会长、青委会会长、天坤国际总裁方毅,川商总会...查看详情>>四问印巴冲突升级,专家解读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5月7日凌晨,印巴冲突再度升级。截至今天中午,印度对巴基斯坦境内多地已发动了多轮袭击,造成26名平民死亡,46人受伤。 而印度方面损失也不小。巴基斯坦军队在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实际控制线沿线数十个前沿村庄进行炮击和轰击,已造成...查看详情>>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中国是很好的市场,美企希望继续在这里做生意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发展对于中国而言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近期,一场聚焦发展的论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吸引了80多位跨国公司代表以及多位知名学者、国际组织代表参会。他们如何看待2025年的中国经济与中国市场?美国的关税又将...查看详情>>对话刘永好:农业的下一程,会是什么样?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新希望作为中国农业龙头企业,在智慧农业和AI技术应用上有哪些突破性进展?如何通过自主育种突破核心难题?近日,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在考察武汉现代农产品加工园期...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