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预警系统覆盖面积突破40万平方公里
来自:大公网四川频道 发布时间:2013-03-18
大公网成都3月18日电(记者 向芸)3月18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地震预警系统覆盖面积已突破4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超过日本地震预警系统所能辐射的37.7万平方公里,成为目前世界上覆盖区域最广的地震预警系统。
据悉,该系统在国家科技部、中国地震局、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应急办、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百人计划”、成都市防震减灾局、成都高新区等单位的支持下建设完成,由1213台地震监测仪、预警中心和多平台预警信息实时发布接收系统组成,分布在甘肃、陕西、四川、云南等8个省市区,可为8000万人提供地震预警服务。
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已经发生的前提下,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震中正发生地震但尚未对目标造成破坏之前发出警告,从而减少人员和财产伤亡,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10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39%。
据了解,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自主研发的‘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是目前唯一通过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的地震预警技术系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四川省“百人计划”学者王暾博士介绍,该系统已具有完备的面向公众的地震预警能力——覆盖从监测、预警信息产生、预警信息发布到信息接收的所有环节,而信息接收终端已覆盖电视、计算机、专用预警接收仪器、微博和手机应用等。“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还具有烈度(灾情)速报功能,能够在地震后1分钟内绘制烈度速报图以供有关部门震后救援决策参考。”
“与传统的地震预警台网相比,利用该技术可节约三分之二以上的建设开支,同时,布设的速度也更快。目前,该系统已形成集硬件、软件和算法为一体的地震预警解决方案,并且已经通过1200多次实际地震检验。”王暾表示,今年2月19日,对云南巧家的破坏性地震进行了成功预警,这也是我国自主地震预警技术首次通过破坏性地震检验。“若在全国推广该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可为建设我国地震预警系统节省数十亿资金,并提前4年建成覆盖全国的地震预警系统。”
“科技守护生命,我们是在和地震波赛跑”,王暾表示,对于地震预警系统,每提前1秒时间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就会减少更大的损失,于国于民意义重大。“希望今后能够与更多的部门和机构合作,加快我国和世界地震预警系统建设,造福更多生活在地震阴影中的人们。”
上一条:第十四届西博会首场推介会在京举行
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共绘发展新蓝图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日前,一场智慧交融的对话活动在成都天府新谷拉开帷幕。由成都新谷投资集团、智纲智库、川商总会青委会联合主办的“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活动圆满举行。 川商总会副会长、青委会会长、天坤国际总裁方毅,川商总会...查看详情>>四问印巴冲突升级,专家解读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5月7日凌晨,印巴冲突再度升级。截至今天中午,印度对巴基斯坦境内多地已发动了多轮袭击,造成26名平民死亡,46人受伤。 而印度方面损失也不小。巴基斯坦军队在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实际控制线沿线数十个前沿村庄进行炮击和轰击,已造成...查看详情>>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中国是很好的市场,美企希望继续在这里做生意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发展对于中国而言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近期,一场聚焦发展的论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吸引了80多位跨国公司代表以及多位知名学者、国际组织代表参会。他们如何看待2025年的中国经济与中国市场?美国的关税又将...查看详情>>对话刘永好:农业的下一程,会是什么样?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新希望作为中国农业龙头企业,在智慧农业和AI技术应用上有哪些突破性进展?如何通过自主育种突破核心难题?近日,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在考察武汉现代农产品加工园期...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