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市州

成都  德阳  绵阳  广元  巴中  达州  遂宁  南充  广安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资阳  眉山  自贡  内江  泸州  宜宾  攀枝花  乐山  雅安 

您所在的位置:大公网四川频道首页 > 百年大公看四川 > 正文

中国地震预警系统覆盖面积突破40万平方公里
来自:大公网四川频道 发布时间:2013-03-18

    大公网成都3月18日电(记者 向芸)3月18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地震预警系统覆盖面积已突破4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超过日本地震预警系统所能辐射的37.7万平方公里,成为目前世界上覆盖区域最广的地震预警系统。

    据悉,该系统在国家科技部、中国地震局、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应急办、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百人计划”、成都市防震减灾局、成都高新区等单位的支持下建设完成,由1213台地震监测仪、预警中心和多平台预警信息实时发布接收系统组成,分布在甘肃、陕西、四川、云南等8个省市区,可为8000万人提供地震预警服务。
    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已经发生的前提下,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震中正发生地震但尚未对目标造成破坏之前发出警告,从而减少人员和财产伤亡,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10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39%。
    据了解,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自主研发的‘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是目前唯一通过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的地震预警技术系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四川省“百人计划”学者王暾博士介绍,该系统已具有完备的面向公众的地震预警能力——覆盖从监测、预警信息产生、预警信息发布到信息接收的所有环节,而信息接收终端已覆盖电视、计算机、专用预警接收仪器、微博和手机应用等。“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还具有烈度(灾情)速报功能,能够在地震后1分钟内绘制烈度速报图以供有关部门震后救援决策参考。”
    “与传统的地震预警台网相比,利用该技术可节约三分之二以上的建设开支,同时,布设的速度也更快。目前,该系统已形成集硬件、软件和算法为一体的地震预警解决方案,并且已经通过1200多次实际地震检验。”王暾表示,今年2月19日,对云南巧家的破坏性地震进行了成功预警,这也是我国自主地震预警技术首次通过破坏性地震检验。“若在全国推广该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可为建设我国地震预警系统节省数十亿资金,并提前4年建成覆盖全国的地震预警系统。”
    “科技守护生命,我们是在和地震波赛跑”,王暾表示,对于地震预警系统,每提前1秒时间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就会减少更大的损失,于国于民意义重大。“希望今后能够与更多的部门和机构合作,加快我国和世界地震预警系统建设,造福更多生活在地震阴影中的人们。”
  • 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共绘发展新蓝图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日前,一场智慧交融的对话活动在成都天府新谷拉开帷幕。由成都新谷投资集团、智纲智库、川商总会青委会联合主办的“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活动圆满举行。 川商总会副会长、青委会会长、天坤国际总裁方毅,川商总会...查看详情>>
  • 大公报电子版
  • 四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