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市州

成都  德阳  绵阳  广元  巴中  达州  遂宁  南充  广安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资阳  眉山  自贡  内江  泸州  宜宾  攀枝花  乐山  雅安 

您所在的位置:大公网四川频道首页 > 百年大公看四川 > 正文

省政协委员伍丕光:工业化助建四川多点多极支撑格局
来自:大公网四川频道 发布时间:2013-02-19

四川省政协委员、省经信委副主任伍丕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业化将助推四川构建多点多极支撑格局

    (本报记者陈明、向芸成都二十六日电) 四川经济构建多点多极支撑格局从何破题,次级突破、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如何着力?四川省政协委员、省经信委副主任伍丕光认为,这都要落实到工业化上来,要进一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各市州的经济运行水平,缩小工业发展上的差距,推动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

    伍丕光表示,5年来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速达到20.2 %,比全国工业同期高7.5个百分点、比全省生产总值同期高6.8个百分点,工业化率由2007年37.1%提高到45.6%,工业对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达到62.4%,有效支撑全省GDP跨上2万亿元台阶、进入全国经济大省行列。
    据悉,2012年四川工业经济总量历史性突破万亿元大关。围绕“产业-企业-产品”这一主线,四川突出“产业兴省”,坚持以“7+3”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两大主攻方向,预计全年“7+3”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比重达到82%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850亿元,增长22%。
    伍丕光称,四川着力构建多点多极支撑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工业经济领域要按照“提升首位城市,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的要求,大力培育市州工业经济,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局面。
    “具体而言,就是要继续支持成都工业领先发展,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工业增加值超过5000亿元。力争有8个左右的市工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有7个左右的市州超过700亿元,构建强有力的市级工业支撑。同时,要发展壮大县域工业,推动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工业跨越发展,提高全省整体发展水平,力争5年后全省市州工业增加值平均超过900亿元。”
    根据规划,2013年四川工业经济发展将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利润增长10%的目标。伍丕光表示,为完成以上任务,将从四方面着手,围绕现代产业新体系建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首先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指导支持以关键企业为龙头,建立完善智能电视、北斗导航系统、物联网等产业联盟,创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大力度推进100个重点产品规模化、市场化。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
    其次要壮大提升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饮料食品、油气化工、钒钛钢铁、汽车制造、能源电力等7大优势产业,制定7大产业培育方案,明确每个产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支持政策,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强产业配套和分工协作,促进优势产业尽快发展壮大,形成四川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支撑。
    同时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坚持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饮料食品、化工、轻工、纺织、服装、造纸、皮革等传统行业领域内,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升级项目,促进企业产品提档升级、降低综合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要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强对钢铁、有色、建材等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和措施,消化一批产能、转移一批产能、整合重组一批产能、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此外还要统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组织认证50个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培育8个示范功能区,选择2-3个重点领域,打造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配套服务。实施制造业服务化示范工程,推动建立“四川省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服务平台”和工业设计成果转化平台,在有条件的市(州)选择设立3-5个生产服务中心,指导1-2家企业开展非核心业务服务外包试点。
  • 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共绘发展新蓝图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日前,一场智慧交融的对话活动在成都天府新谷拉开帷幕。由成都新谷投资集团、智纲智库、川商总会青委会联合主办的“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活动圆满举行。 川商总会副会长、青委会会长、天坤国际总裁方毅,川商总会...查看详情>>
  • 大公报电子版
  • 四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