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市州

成都  德阳  绵阳  广元  巴中  达州  遂宁  南充  广安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资阳  眉山  自贡  内江  泸州  宜宾  攀枝花  乐山  雅安 

您所在的位置:大公网四川频道首页 > 百年大公看四川 > 正文

英原子能管理局首席教授来蓉参加国际核聚变圆桌会议
来自:大公网四川频道 发布时间:2012-12-10

    (本报实习记者李晓蔚成都六日电)今日,英国原子能管理局、卡拉姆(Culham)聚变能研究中心(CCFE)首席教授史蒂夫·考利(Steve Cowley)一行出席了在四川大学召开的国际核聚变圆桌会议,并发表有关核聚变研究的主题演讲。

    史蒂夫·考利介绍了卡拉姆(Culham)聚变能研究中心及其科研进展,表达了希望同中国核聚变学者特别是青年科学家合作的意愿,呼吁两国科学家在开发新能源和ITER计划的研究上共同合作。
    据悉,“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又称“人造太阳”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也是中国参加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工程国际合作项目。2006年5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与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共同签署了ITER计划协定。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龚敏表示,ITER计划旨在“验证和平利用聚变能的科技可行性”, 研究人类使用聚变能替代现有化石能源的途径。“与日本福岛核电站所使用的、以铀为原料的核裂变反应堆不同,ITER计划研发的是以海水为原料的清洁能源,聚变后的生成物是低放射性的氦,不仅能够减少核裂变反应后生成的强辐射性物质,还在可控性上更有保障。”
    龚敏称,ITER计划对于中国的意义在于能源的长远利用,“因为我国的铀储备并不多,预计在50年内就会被消耗殆尽,然而作为ITER核聚变反应原料的海水却几乎是取之不竭的,因此该项研究对我国能源的发展意义重大。目前,ITER计划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保持反应在高温高压下保持长时间的稳定状态。”
  • 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共绘发展新蓝图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日前,一场智慧交融的对话活动在成都天府新谷拉开帷幕。由成都新谷投资集团、智纲智库、川商总会青委会联合主办的“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活动圆满举行。 川商总会副会长、青委会会长、天坤国际总裁方毅,川商总会...查看详情>>
  • 大公报电子版
  • 四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