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市州

成都  德阳  绵阳  广元  巴中  达州  遂宁  南充  广安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资阳  眉山  自贡  内江  泸州  宜宾  攀枝花  乐山  雅安 

您所在的位置:大公网四川频道首页 > 百年大公看四川 > 正文

成都2015年建成国家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
来自:大公网四川频道 发布时间:2012-11-20

    (本报记者向芸成都二十日电)《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今日正式公布,到2015年成都服务业增加值在“十一五”末基础上翻一番,占全市GDP比重超过52%,吸纳就业人数超过45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比重超6成;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超过50%,把成都建成国家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

    根据规划,成都将大力发展为先进制造业配套的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总部经济、金融服务、旅游会展、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发展,实现服务业发展倍增目标,推动和引领三次产业高端发展和城市功能显著提升。
总量倍增 年均增速再增加1个百分点
    据成都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直接反映城市现代化的程度,“十一五”期间,成都服务业体系初步形成,服务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支撑作用和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增强,集聚发展态势日趋明显,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2.9%。2010年,成都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同时,软件及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健康产业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
    按照《规划》,“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年均增速达到14%以上,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成都服务业发展将再次提速。一个“成都服务+周边制造”、“成都总部+全球市场”的产业发展格局突显,初步建成国家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和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产业升级 重点发展12大产业
    据介绍,目前商贸、会展、旅游等重点服务行业在中西部主要城市间逐渐形成竞相发展态势,从传统商贸中心向现代商贸中心转型升级的任务更加紧迫。成都会展业发展水平暂居全国前列,旅游业中西部优势明显,但成都优势服务业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整体竞争力都有待增强。
   为此,《规划》明确了成都服务业“十二五”发展重点任务,重点发展先导服务业、支柱服务业、新兴服务业三类12大产业,促进产业能级向价值链高端升级。
    根据《规划》,成都先导服务业中的会展业、文化产业年增长速度都将达到20%以上。此外,到2015年,商贸业和旅游业两大支柱服务业营收将达7000亿元,电子商务、数字新媒体、健康、环保等新兴产业将成异军突起新亮点,交易总额超过5400亿元。
    服务业发展的总量增长,除了带来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增长,还将带来服务业劳动就业岗位的增长。《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成都服务业就业年均增长6%,到2015年,吸纳就业人数超过45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超过60%,这也意味着成都将迈入“服务经济”时代。
双核三城两带 确定未来服务业发展格局
    作为建设中的国家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成都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和载体建设尤为重要。《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成都将构建“双核聚集、三城辐射、两带带动”总体空间布局,建设现代服务业市级战略性功能区、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和国际化高品质商务楼宇。
    据介绍,“双核”即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成都将统筹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互动发展,共同推动世界城市高端服务功能形成。“三城”主要包括近郊区(市)县范围,形成北部商贸城、东部商务城、西部健康城三大特色服务业功能区。“两带”包括龙门山和龙泉山旅游发展带,重点发展观光度假旅游,积极发展为旅游配套服务和当地居民服务的商贸流通业。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成都已经确定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8个均为服务业战略功能区,此次《规划》在保持原有业态规划的基础上,在空间布局和功能布局上进行了总体设计,为成都服务业未来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了解,在“十二五”期间,成都将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建设,促进大型城市综合体向轨道交通线、现代服务业市级战略功能区和重点集聚区集聚发展,打造一批年税收总额超过1亿元的“亿元楼宇”,引领楼宇经济向总部经济升级。
  • 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共绘发展新蓝图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日前,一场智慧交融的对话活动在成都天府新谷拉开帷幕。由成都新谷投资集团、智纲智库、川商总会青委会联合主办的“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活动圆满举行。 川商总会副会长、青委会会长、天坤国际总裁方毅,川商总会...查看详情>>
  • 大公报电子版
  • 四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