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轨道交通大数据研究基地落户成都
来自:大公网四川频道 发布时间:2018-10-12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记者向芸)从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到“八纵八横”高铁网初具规模,中国高铁用十年时间完成了跨越式发展,更成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一张“金字招牌”。 10月12日下午,作为“2018成都国际轨道交通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为“质量引领•安全护航”的2018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新都峰会在成都举行。
在峰会上,嘉宾围绕轨道交通产业的质量建设、安全运营等话题,交流国内外先进经验,分享新技术和新模式,探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如何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共同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国内首个轨道交通大数据研究基地正式落户成都新都区,峰会上还发布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潜力报告》,总投资109.7亿元的25个轨道交通重大项目宣布正式“牵手”新都,加速打造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国内外专家聚焦轨道交通质量与安全
与会嘉宾认为,轨道交通产业已经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轨道交通作为成都突出发展的五大优势产业之一,已初具规模。
作为本次峰会的主办方之一,成都市新都区委书记许兴国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新一轮城市大发展正促使城市轨道交通里程数爆发式增长,智能控制、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安全运营等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市场边际不断延伸。质量与安全已经成为引领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贯穿轨道交通产业全生命周期,市场前景广阔,产业集聚力强。“新都将深刻把握发展新趋势、抓实发展新机遇,加快构筑创新、质量、安全、开放、业态、人才’六维支撑’产业格局,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主旨演讲中,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举、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机构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卫华、加拿大城际交通局战略规划师Matt Kelly等嘉宾分享了国内外的探索实践经验。
伴随着轨道交通大发展和城市的发展转型,中国已经迎来地铁加物业发展的浪潮。刘举认为,“地铁+物业”模式需承担更多的使命、复合更多的功能,形成“ TOD+ ”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和都市生活新方式。同时,他对成都近年来对TOD模式的探索以及新都的轨道交通发展表示高度肯定。
在列车全面提速的大背景下,人们对新时代的轨道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吁轨道交通体系整体的质量提升。李卫华说,“质量与安全是轨道交通的核心命题,成都新都区这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通过不断交流碰撞,共同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Matt Kelly看来,“黄金期”给全球轨道交通产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挑战,需要尽快建立全球互信互任的轨道交通质量检测、认证标准。他特别提到,成都近年来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卓有成效,而中车等龙头企业在新都区落户,则极大提升了成都轨道交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在随后的圆桌论坛环节中,太和智库欧洲中心主任、前世界经济论坛欧洲业务副总裁、博士Thorsten Jelinek,约克大学舒力克商学院教授、多伦多市政府高级顾问参事Alan Middleton和西南交大首席教授张卫华,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周建乐等嘉宾围绕“未来轨道交通时代的质量与安全”展开一场高质量的中外对话。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潜力报告》发布
峰会现场,西南交通大学与每日经济新闻联合发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潜力报告》,囊括多个潜力榜单,全方位、数据化展现了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和前景。
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潜力排行榜”中,成都位列中西部城市首位,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同时,新都区作为成都唯一入选区县,与全国其他7个区县一同被评为全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最具潜力的区域。
据了解,自2014年中车在此布局西南地区的最大产业园至今,新都已形成了以中车成都为“龙头”,30余家核心配套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交铁检验认证研究院(成都)有限公司”“轨道交通运营空间安全技术实验室”等项目相继在新都落地。近期,新都与西南交通大学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和轨道交通国家质量基础(NQI)创新基地,未来双方将共同构筑占地1000亩的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创新谷,校地合作进一步升级。
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新都提出,按照“跟跑动车、竞跑城轨、领跑磁浮”三步走策略,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轨道交通创新高地、中国西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维保基地、面向“一带一路”轨道交通装备造修出口服务基地。
峰会上,由西南交通大学、每日经济新闻共建的中国轨道交通大数据研究基地宣告落地新都。据悉,这是国内首个轨道交通大数据研究基地,将建立国内覆盖最广泛、数据类型最全面、信息内容最丰富的轨道交通大数据信息库,用大数据赋能轨道交通发展,对中国轨道交通发展有着重大的创新意义和突破意义。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研究基地将促进新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发、创新智造再上新台阶,也将为推动轨道交通外贸产能向新都转移汇集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总投资109.7亿元的25个轨道交通重大项目集中签约,襄阳国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红星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广东利世康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西藏智材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强外援”正式加盟,将进一步壮大新都的轨道交通产业实力。
“有实力、受尊重……”,他推荐了中国等三国
据埃菲社1月30日报道,巴西总统卢拉30日在与德国总理朔尔茨的会晤中提议成立一个国家小组,以便就促成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和平协议展开协调工作。 报道称,这位巴西进步派领导人表示:“我告诉总理先生,正如二十国集团是为了克服2008年的经济危机...查看详情>>德国总理:不会向乌克兰提供战斗机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29日说,德方不会向乌克兰提供战斗机,同时“有必要”与俄罗斯沟通。 继多个西方国家承诺提供主战坦克,乌克兰还寻求获得美制F-16型战斗机、远程导弹等武器装备,正同相关国家加速谈判。 朔尔茨29日...查看详情>>中国消费经济学会组织专家学者共谋恢复和扩大消费
研讨会现场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 苏显中】8月30日,由中国消费经济学会主办,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国际商学院承办的“恢复和扩大消费专题研讨会”在四川成都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受到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查看详情>>“深挖洞,广储粮”通威多举措应对光伏产业“凛冬来临”
【大公网四川频道 文武】2023年10月25日晚,光伏龙头通威股份披露了2023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4.21亿元,同比增长9.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02亿元,同比减少24.98%。因光伏产业链供需格局的改变,通威股份业绩如期小幅回落。 ...查看详情>>奏响城乡融合“协奏曲” 筑好共同富裕“新图景”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 苏显中】11月30日,由中共成都市委党校、中共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党校联合举办,以“奏响城乡融合‘协奏曲&quo; 筑好共同富裕‘新图景&quo;——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在...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