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分级诊疗有望5年内缓解看病难
来自:大公网四川频道 发布时间:2015-12-10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记者向芸成都10日电)“四川结合本省实际,在全国较早推行了分级诊疗制度。”四川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沈骥表示,到2020年,将基本建立符合省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过去10年,四川医疗服务曾经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得了普通病却涌进大医院,追求“高大上”的医疗服务,这样做是有很多弊端的。”沈骥认为,这样“舍近求远”的诊疗造成大型医院的医生花费大量时间接诊普通病、常见病、小病,使危重症、复杂疑难症有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而投入大量资金、配备大量设备、增加大量人员的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乡村两级,却出现医疗机构房屋、床位闲置,仪器停用,医务人员工作量下降,基层医疗能力滑坡,形成基层医疗机构看不好病-没有人来看病-更看不好病的恶性循环。
“在这样的格局下,更多的小病到大医院和大城市治疗,明显增加了医疗负担。在四川,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住院每次住院的费用是在3000左右,但是一旦到市、省级甚至中央医疗单位,平均住院费用会数倍增加,造成医疗负担加重,最终受害的是老百姓。”沈骥表示,这样舍近求远,造成医疗支出增加,必然带来医保基金的安全降低。“本来应该拿更多钱支付更多人的付费,更高比例支付付费,这些没有完全实现,医保资金安全性降低。”
沈骥说,从去年10月开始推行分级诊疗来,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开始缓解;基层医务人员“健康守门人”的责任得到加强,基层诊疗量上升;四川省总的医疗费用控制趋于向好;医保基金更加安全,支付效率明显提升;从社会抽样调查显示,广大群众是欢迎分级诊疗制度的,逐渐认识到这个制度是保护他们能及时、安全、便利看好病的好制度。
沈骥坦言,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以前已经形成的就医习惯一天两天不能改变,有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这个制度的好处,盲目追求“高大上”医疗,大医院减少的诊疗量还不够,“现在至少还有1/3的病人是小病却占用着大医院的优质资源。”同时,基层医疗能力的全面提升还有一个过程,需要加强培训,需要更多的诊疗服务来丰富医生的能力和经验。
上一条:四川军民融合搭建两大平台
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共绘发展新蓝图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日前,一场智慧交融的对话活动在成都天府新谷拉开帷幕。由成都新谷投资集团、智纲智库、川商总会青委会联合主办的“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活动圆满举行。 川商总会副会长、青委会会长、天坤国际总裁方毅,川商总会...查看详情>>四问印巴冲突升级,专家解读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5月7日凌晨,印巴冲突再度升级。截至今天中午,印度对巴基斯坦境内多地已发动了多轮袭击,造成26名平民死亡,46人受伤。 而印度方面损失也不小。巴基斯坦军队在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实际控制线沿线数十个前沿村庄进行炮击和轰击,已造成...查看详情>>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中国是很好的市场,美企希望继续在这里做生意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发展对于中国而言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近期,一场聚焦发展的论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吸引了80多位跨国公司代表以及多位知名学者、国际组织代表参会。他们如何看待2025年的中国经济与中国市场?美国的关税又将...查看详情>>对话刘永好:农业的下一程,会是什么样?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新希望作为中国农业龙头企业,在智慧农业和AI技术应用上有哪些突破性进展?如何通过自主育种突破核心难题?近日,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在考察武汉现代农产品加工园期...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