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全面创新改革是“十三五”一号工程
来自:大公网四川频道 发布时间:2015-12-03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记者陈明、实习记者孔佳成都3日电)作为科技资源大省,2014年四川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今年预计达1.35万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将到50%。在中共四川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解读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科技厅厅长刘东表示,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十三五”发展的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
刘东表示,“十三五”期间,四川将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为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科学编制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着力推进十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培育,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力争每年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达20000家以上。
二是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一批产业技术联盟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组织,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分享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
三是推进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加快推进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绵阳科技城和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支持建设轨道交通、暗物质等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长寿命高温材料、生物治疗、电子薄膜与器件等一批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起以重点区域、创新园区、产业基地、创新平台为支撑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
四是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机制,培育壮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
五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建设,特别支持科技人员、大学生、海外高层次人才、草根能人“四路大军”创新创业。
六是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加快设立“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推广“盈创动力”模式,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七是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和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探索建立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充分激发创新人才的创造潜能。
八是推进科技开放合作,通过建立联盟,建立跨国的重点实验室,加快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立科技合作的战略合作关系等,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体系。
九是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尽可能在更宽泛范围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释放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
十是启动四川省科技扶贫专项行动,希望构建科技扶贫平台、产业技术支撑、科技人才服务等几大体系来支持科技精准扶贫。
“之所以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就是要推动四川真正依靠技术进步,依靠人的素质提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力争在‘十三五’实现真正依靠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发展。“刘东认为,建立军民融合的新体制机制,使军转民、民参军、军民融合,推动社会经济,推动产业发展,变成可持续的力量,是中央给四川全面创新改革提出的非常重要的要求。“区域创新平台的搭建、区域协同创新科技潜能释放、科技金融的进一步结合和大力实施人才工程等方面,都可能有亮点,也可能为全省乃至全国在推进转型发展中探索一些新的经验,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成果。”
上一条:军民融合是四川全面创新改革亮点
下一条:四川有信心保持高于全国的增长水平
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共绘发展新蓝图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日前,一场智慧交融的对话活动在成都天府新谷拉开帷幕。由成都新谷投资集团、智纲智库、川商总会青委会联合主办的“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活动圆满举行。 川商总会副会长、青委会会长、天坤国际总裁方毅,川商总会...查看详情>>四问印巴冲突升级,专家解读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5月7日凌晨,印巴冲突再度升级。截至今天中午,印度对巴基斯坦境内多地已发动了多轮袭击,造成26名平民死亡,46人受伤。 而印度方面损失也不小。巴基斯坦军队在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实际控制线沿线数十个前沿村庄进行炮击和轰击,已造成...查看详情>>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中国是很好的市场,美企希望继续在这里做生意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发展对于中国而言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近期,一场聚焦发展的论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吸引了80多位跨国公司代表以及多位知名学者、国际组织代表参会。他们如何看待2025年的中国经济与中国市场?美国的关税又将...查看详情>>对话刘永好:农业的下一程,会是什么样?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新希望作为中国农业龙头企业,在智慧农业和AI技术应用上有哪些突破性进展?如何通过自主育种突破核心难题?近日,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在考察武汉现代农产品加工园期...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