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市州

成都  德阳  绵阳  广元  巴中  达州  遂宁  南充  广安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资阳  眉山  自贡  内江  泸州  宜宾  攀枝花  乐山  雅安 

您所在的位置:大公网四川频道首页 > 百年大公看四川 > 正文

成都高新区打造“最成都”街巷
来自:大公网四川频道 发布时间:2015-12-08

一期工程效果图

    大公网四川频道成都12月8日讯(记者向芸)在青砖飞檐的老建筑旁沿河而坐,一杯盖碗茶、一桌象棋,三五街坊话家常……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样“植根”老成都文化特色的市井味道已不多见。记者今日从成都高新区获悉,一个回归“乡愁”的老成都民居走廊——“崇德园”环境风貌改造工程将于本月底在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亮相。
    据悉,肖家河街道“崇德园”环境风貌改造工程项目是成都高新区“四改六治理”市容市貌特色改造的亮点工程,也是成都高新区以肖家河街道为试点,探索通过 “四二五工作法”推进“小街区规制”,推进以小街区为基础的、交通便利、功能完善、尺度宜人、形态优美的城市空间,打通城市内部“微循环”的创新尝试。
    “在整个规划理念上,我们尝试以‘小街区规制’为载体,打造具有传承性、开放性的街区,从崇德园规划设计之初,就赋予了开放式街区的服务业聚集度、交通便捷性、市民交流度等小街区所需要的城市化功能。” 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改造提升工程的街区呈现的角度,在城市有机更新过程中,“崇德园”环境风貌改造工程注重保留城市文化根脉和城市发展之间的传承,避免千巷一面,尽可能地保留、提升它既有的生活化文态气息,打造“最成都”街巷。
    据了解,此次“崇德园”环境风貌改造工程将分期进行,一期工程建设将于本月底完工投用,包括河道沿岸立面改造、地面改造、河道栏杆改造、新建廊亭及廊桥建设,包括还原“老成都”风貌的2000平方米立面改造、4500平方米地面改造、450米河道栏杆改造、1100平方米新建廊亭以及两座新建廊桥。二期工程预计将于明年启动,改造完成后,位于肖家河街道所辖的肖家河沿岸,将通过“小街区规制”传承历史文化特色,为城市发展保留一份“老成都”记忆,成为成都市民寻找“老成都”城市文化风味的新兴城市名片。
    记者在建设现场看到,“崇德园”环境风貌改造工程(一期)绵延肖家河约500米水域,在规划设计方面,采用青砖、飞檐、石板路等具有老成都市井风味的修旧如旧设计思路,在河道两侧,正在新建的两座拱桥将河道两岸融为一体,青砖飞檐、翠意盎然。“整个改造提升工程,增强了社区公共空间的可参与性、通达性合人情味,同时,也赋予了它更多的开放性,真正形成一个立足于市民生活的文化生态小街区,就像一个属于市民的‘城市阳台’。” 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崇德园改造工程启动之初,同步启动的还有社区、院落、商家的多方参与共促机制,实现‘硬件’提升工程与‘软件’持续管理同步推进。” 据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软硬兼施”的方式,“硬”是指硬件建设,“软”则是指运维管理与服务,“崇德园改造工程是在成都高新区深入推进‘四改六治理’基础上启动的小街区规制工程,在此之前,我们探索了‘四二五工作法’,在此次环境风貌改造工程过程中,得以创新运用。”
    “我们启动建设崇德园文明公约,实现‘硬件’提升工程与‘软件’持续管理同步推进。”据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崇德园规划、改造全程,直观体现了“民意为先”的“四二五工作法”,规划改造工程方案比选细化到街道宽度、材质,都由居民、商家等处于“崇德园”小街区的“主角们”共商共议评测敲定,不仅如此,崇德园片区还在其所在的联谊社区“三驾马车”社区自治机制之下,成立由片区居民小组、商家自治小组、河道管理小组等组成的崇德园片区自治组织,实现崇德园管理服务“软件”的同步升级。
  • 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共绘发展新蓝图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日前,一场智慧交融的对话活动在成都天府新谷拉开帷幕。由成都新谷投资集团、智纲智库、川商总会青委会联合主办的“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活动圆满举行。 川商总会副会长、青委会会长、天坤国际总裁方毅,川商总会...查看详情>>
  • 大公报电子版
  • 四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