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市州

成都  德阳  绵阳  广元  巴中  达州  遂宁  南充  广安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资阳  眉山  自贡  内江  泸州  宜宾  攀枝花  乐山  雅安 

您所在的位置:大公网四川频道首页 > 百年大公看四川 > 正文

政务微博首次开通地震预警服务功能
来自:大公网四川频道 发布时间:2015-01-13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记者向芸成都13日电)记者今日从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获悉,成都高新区已于近日通过其新浪政务微博“成都高新”开通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功能。这是中国首个开通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功能的政务微博。
    1月12日下午15:02,成都高新区官方微博“成都高新”发布一则消息:“亲,通过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协作,@成都高新 将利用高新造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自动发布4.0级以上地震预警信息。该系统已成功预警芦山地震、鲁甸地震等23次破坏性地震。”
    这则消息很快就受到网友的关注,并被成都市政府新闻办认证微博“成都发布”转发。新浪微博网友“火山火鸟”评论说:“真心不错。”“箫箫怡宝”说:“这个如果准确率高的话那真是太有用了!”“wmtmac”说:“非常期待实战效果”。“来自火星的小川”则评论:“虽然是好东西,但是还是希望永远别用上。” 
    据悉,“成都高新”政务微博采用的地震预警信息来自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全国25个省的市、县地震部门合作建设的地震预警网。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相关负责人说,“‘成都高新’微博有数十万粉丝,开通微博预警功能将使更多的网络用户能够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更好地维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国家“千人计划”学者、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介绍,该地震预警网分布在我国25个省市,覆盖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人口密集的多震区面积的80%。该预警网已成功预警了芦山、鲁甸、康定等23次破坏性地震,取得了明显的减灾效果。
    中国地震预警信息接收仍是“软肋”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加大了对应急行业的重视程度,持续支持相关高新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积极服务和改善社会民生。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在其辖区内所有中小学安装了地震预警接收终端。平时,师生们利用这些终端进行地震预警演习;在芦山7级地震发生时,这些学校终端提前发出警报信息,师生们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进行了有序疏散。
    但是,从总体上看,地震预警信息接收仍是“软肋”。虽然我国地震预警网已覆盖6.5亿人口,但由于宣传面不足,能够真正应用地震预警信息的人口不到0.3%。成都高新区通过政务微博向公众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开启了微博地震预警的新阶段,有望进一步提升地震预警信息的到达率。目前,公众已经可以通过手机软件、广播电视、微博、专用接收终端接收地震预警信息。
    据介绍,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在震中发生时,破坏性地震波在到达预警目标前,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灾难到来前几秒到几十秒给出警报的技术。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
  • 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共绘发展新蓝图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日前,一场智慧交融的对话活动在成都天府新谷拉开帷幕。由成都新谷投资集团、智纲智库、川商总会青委会联合主办的“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活动圆满举行。 川商总会副会长、青委会会长、天坤国际总裁方毅,川商总会...查看详情>>
  • 大公报电子版
  • 四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