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市州

成都  德阳  绵阳  广元  巴中  达州  遂宁  南充  广安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资阳  眉山  自贡  内江  泸州  宜宾  攀枝花  乐山  雅安 

您所在的位置:大公网四川频道首页 > 百年大公看四川 > 正文

中国西部与欧洲合作渐入佳境
世界向东 中国向西
来自:大公网四川频道 发布时间:2014-10-22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记者向芸成都22日电)今日,第九届中国—欧洲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迎来重头活动——中国西部与中东欧合作主题论坛。国家商务部、科技部和四川省、成都市领导及相关部门代表,省市级商协会和企业代表,外省产业集群和园区代表;来自11个中东欧国家,15个欧盟国家的政府官员,协会和企业代表,以及欧盟驻华使团和使馆的官员等300余人出席论坛。
    中国商务部欧洲司副司长马社,奥地利联邦商会主席莱特,捷克工贸部副部长弗拉迪米尔•巴尔特,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成都市委常委、副市长朱志宏等嘉宾围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化优势产业合作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欧合作迎重大发展机遇
    中国商务部欧洲司副司长马社表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有着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虽然地理位置相隔遥远,但早在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就已连通中国和中东欧,双方合作可谓历史悠久。近年来,双方政治关系稳定发展,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深,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合作正不断向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方向发展。
    据了解,经贸合作历来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近10年来,双方经贸合作进入快车道,贸易额由2003年的87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551亿美元;中国在中东欧国家投资由不足1亿美元增至近50亿美元;中东欧国家在华投资由4.2亿美元增至12亿美元。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地区投资涵盖化工、机械、家电、电信、汽车和新能源等行业,并向农业、金融、科技等领域拓展。
    同时,双方人文交流日益频繁,文化、教育、地方等领域合作亮点频频,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旅游促进联盟”,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论坛”,中东欧国家对中国的兴趣日益浓厚。
    马社表示,2014年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投资经贸促进年”,中国正迎来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还将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致力于打造经济“升级版”。未来5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达5000亿美元。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不仅将惠及本国人民,而且将为包括中东欧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巨大的发展商机。中国愿与中东欧国家一起,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契机,提升经贸合作水平,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
    精准对接 优势互补
    事实上,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均处于发展转型期,彼此都有扩大与对方合作的强烈愿望。同时,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这为双方开展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应该是潜力巨大、方兴未艾。
    据统计,中东欧16国对华贸易总额只有500多亿美元,同中国和意大利的双边贸易额持平,中国在16国的投资总额只相当于中国在瑞典的投资额,16国在华投资总额尚低于奥地利,这与双方经济发展状况和友好关系并不相称,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奥地利联邦商会主席莱特以“奥地利-欧盟的中心,丝绸之路另一端的合作伙伴”为题,探讨了双方的合作趋势。他认为,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单向的道路,而是需要双方努力的双向道路。商会有1500家公司和1亿名员工,是一个非常大的组织和网络,奥地利和中国可以在旅游业、服务业等方面寻求合作伙伴和商业发展。同时,欧盟正在启动的“科技2020计划”,将投入800亿欧元,中国及成都的可再生能源、环保科技、教育及其他领域都可通过该计划得到支持。
    今年适逢中国和捷克建交65周年,捷克工业部副部长弗拉迪米尔•巴尔特表示,在这65年里双方共享了很多发展机遇,如何进入下一阶段更高更深层次的发展合作,对双方非常重要。捷克非常支持投资者到中国特别是中国西部地区和四川,促进双方在技术、经贸方面的交流。捷克在生物制药、新能源、现代农业、环保等方面有很多创新经验可以共享,这些方面的先进技术都已非常成功地应用到了中国,此次还将与成都加强通用航空领域的合作,吸引中国西部更多的潜在市场。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约治则从马可波罗的游记以及他1992年作为学生第一次来到成都的经历开始了演讲。他表示,商会一直致力于在中国和成都的发展,2008年汶川地震后,商会向世界传递了四川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热点。四川是中国农业改革的发祥地,从四川开始,整个中国都发生了变化;四川与中东欧的联系也非常紧密,如与波兰罗茨相联的铁路,与德国也有很多方面可以合作。虽然成都的地理位置远离海洋,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商会的会员也了解到这里的发展趋势,可以以集群的方式帮助双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合作。
    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开展合作,一方面是基于双方发展战略的契合,中东欧国家“向东看”和中国“向西开放”相互吸引;另一方面,这种合作是基于双方不同比较优势的务实之选,中国在30多年改革开放进程中积累的商品、技术、资金和项目承包优势,恰恰可以成为推动中东欧国家发展的“正能量”。
    蓉欧快铁推动“向西是高地”
    成都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北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也是贯通南北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和节点,更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部偏西地段的重要战略支撑。作为“蓉欧快铁”的起点,成都已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开放格局,西可借北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达欧洲,南可借南丝绸之路通过云南、广西通达东南亚、南亚,东可借长江经济带通联中东部省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这些优势都可以在参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得到充分发挥。欧洽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欧洽会仅参会的欧盟国家就会达到25个,占欧盟国家的绝大多数,恰恰说明看好中国西部特别是成都在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和“桥头堡”作用。
    同时,欧洽会在为中欧企业合作搭建平台的同时,也为成都市搭建了一个展示国际化形象的重要国际性舞台,通过这个舞台有助于中东欧和整个欧洲深入了解成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规划,展示成都的发展机遇和潜力。
    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志宏在论坛上表示,中东欧与成都的经济互补性强、合作领域十分广阔,成都愿从三方面切实加强与中东欧各国加强交流与合作。一是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吸引更多中东欧国家知名公司和龙头企业来成都直接投资,或者与成都本地企业进行合作扩大双方在高新技术、金融、环保、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农业等领域合作成果。二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开放,学习借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以蓉欧快铁、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为重要支撑,加快完善口岸设施,着力消除市场壁垒,促进双方互联互通方面的合作。三是进一步强化多层级交流,在深化经贸合作的基础上,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推动双方政府和民间进一步加强在教育、医疗、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合作,也希望更多中东欧国家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更多的中东欧城市与成都互结友好合作关系,开通直飞航线。
  • 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共绘发展新蓝图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日前,一场智慧交融的对话活动在成都天府新谷拉开帷幕。由成都新谷投资集团、智纲智库、川商总会青委会联合主办的“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活动圆满举行。 川商总会副会长、青委会会长、天坤国际总裁方毅,川商总会...查看详情>>
  • 大公报电子版
  • 四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