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市州

成都  德阳  绵阳  广元  巴中  达州  遂宁  南充  广安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资阳  眉山  自贡  内江  泸州  宜宾  攀枝花  乐山  雅安 

您所在的位置:大公网四川频道首页 > 百年大公看四川 > 正文

军工转民用渐成趋势 难题待解
来自:大公网四川频道 发布时间:2014-10-16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记者陈明、向芸绵阳16日电)军民科技资源如何集成融合双向转移?军民产品如何良性互动深度交融?今日,在绵阳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科博会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外嘉宾围绕军民融合发展的核心和前沿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蒋正华,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出席论坛并致辞。
    推动形成军民深度融合体系
    国家发改委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司司长王树年在回顾中国军民融合历程后表示,目前军民融合还存在宏观管理多头分散、军民融合缺乏合力,军民体系分割、资源统筹共享不够,军工集团自我封闭、“民参军”遇到挤出效应,政策导向存在偏差、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突出问题。
    工信部军民结合推进司巡诊员曹志恒亦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如“军转民”机制不够健全、“民参军”渠道不够通畅、相互融合的领域和范围需要进一步拓展等。
    国防科工局发展计划司副司长曲克波认为,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的潜能尚未完全释放,军工开放不够,进入军工领域还存在一定壁垒;信息传递不畅,  军工与民用双向了解不够;军民重大基础设施和科技资源统筹建设和双向开放机制尚未建立,资源还未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法规体系不健全,金融、财税、产业的配套政策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需要中央与地方、政府和军队、军工企事业单位和广大民用单位密切协同。
    王树年表示,在新的形势下,要按照建立和完善军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共享、平战结合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的总体要求,从国家层面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推动形成军民深度融合的基础资源共享体系、武器装备建设和保障体系、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军队人才依托培养体系、军队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应急应战相结合的国防动员体系。
    美国前国防部副部长甘斯勒、以色列军事计算机专家塞缪尔•伊兹库维齐、乌克兰科学院院士郭瑞•弗拉基米尔还围绕军民融合中的动力匮乏、知识产权和技术保密等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
    探索军民融合发展路径
    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开幕式上表示,本届科博会将携手各界共同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途径,加快军民融合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四川省今年拿出28亿支持成果转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园区、产业和企业。
    作为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肩负着探索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路径,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经验、作出贡献的国家使命。通过创新军地互动交流、军民资源共享、国防重点保障、多方联合促进“四种机制”,打造政策支撑、创新创业、产业承载、交易展示“四大平台”,推行院所自转、军工自转、院企联转、民企参军“四种模式”,绵阳打破过去军地相互独立运行的藩篱,调动军地双方合力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积极性,形成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整体优势和局部强势。
    截止目前,绵阳科技城已有军民融合企业近300家,产业覆盖300多个专业领域,年产值超过千亿元,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

  • 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共绘发展新蓝图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日前,一场智慧交融的对话活动在成都天府新谷拉开帷幕。由成都新谷投资集团、智纲智库、川商总会青委会联合主办的“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活动圆满举行。 川商总会副会长、青委会会长、天坤国际总裁方毅,川商总会...查看详情>>
  • 大公报电子版
  • 四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