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市州

成都  德阳  绵阳  广元  巴中  达州  遂宁  南充  广安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资阳  眉山  自贡  内江  泸州  宜宾  攀枝花  乐山  雅安 

您所在的位置:大公网四川频道首页 > 百年大公看四川 > 正文

成都高新区将投近30亿新建53所学校和幼儿园
来自:大公网四川频道 发布时间:2014-09-24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记者向芸成都24日电)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今日公布2014至2017年成都高新区教育事业发展蓝图,将围绕“三次创业”总要求,面向全国、全球汇聚优质教育资源,推进高新教育高位均衡、优质特色发展,用3年左右时间,投资28.6亿元新建53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将成都高新区打造成为“中国西部教育资源富集区”。
    据统计,截至2014年9月,成都高新区共有学校43所(民办11所),幼儿园56所(公益性幼儿园17所),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国腾学院等大学也在此入驻,已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其中,有国际学校3所、学生911人,占全市外籍学生总数的85%以上。
    未来3年,成都高新区将通过“政府主导、名校领办”的“内培外引”办学模式,新建15所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中学和31所幼儿园,并迁建职业中学1所。到2017年,成都高新区新建学校提供的学生学位“吸纳量”将在2014年的基础上实现大幅跃升。
    提前布局 提升投资兴业环境
   “作为四川省、成都市高端产业集中区、高端人才聚集区,成都高新区必须集中力量发展教育。”官旭表示,今年,在成都高新区公共财政投入的“账本”中,教育总投入逾9亿元,创下历年之最。
   成都高新区经过20多年发展,辖区常住人口已逐步增加到85万。“搞好教育发展,规划务必先行。解决辖区常住人口的教育问题,是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社会事业工作推进的重心之一。”官旭说,前瞻性地规划布局教育资源配置,不仅是成都高新区“产城一体”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推进教育民生工程的必然之举。
    从“学有所教”到“学有良教”
    官旭说,“高标准、高起点的硬件建设仅是第一步,其核心是要持续加大教育‘软投入’,‘软硬兼施’地推进教育民生工程,这才是推进成都高新区教育体系构建的靶心。”
    据了解,为助推产业发展和新城建设,成都高新区秉持现代教育理念,以国际化教育视野,大力推进“优质特色”与“高位均衡”教育发展,逐步构建起多元化的优质教育格局——从顶层设计破冰,探索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体制,力促教育从“均衡化”发展到“优质化”,力促“中间学校”稳中求进、组团发展;坚持“内培外引”,打造本土优质特色学校,同时引入知名品牌进行本土孵化,实现“内外兼修”;探索学前教育改革,采取购买服务委托品牌经营管理团队,支持现有公办园办幼儿园连锁经营等方式,推动公办园高品质发展,将“教育惠民”的脚步延伸至学前阶段;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面向民生和产业发展,投资5个多亿新建一所职业中学,同时探索中职学校与企业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实训机制,促进人才产销衔接。
    建区之初,成都高新区仅有中小学6所,学生7735人,教师461人。成都高新区几乎从“一张白纸”上布局教育民生版图。到目前为止,成都高新区已有学校43所,学生6万多人,教师3000多人,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需求,不少教育领域的创新经验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示范推广。
    通过构建高新品牌教育体系,成都高新区不仅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发挥出了“蝴蝶效应”和“鲶鱼效应”,带动着成都高新区其他学校联动“提档升级”,推动全区教育实现从“学有所教”到“学有良教”的质的转变。
    通过教育开放力促教育改革
    作为全省经济、产业外向度最高的区域,成都高新区在成都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如何在教育现代化的同时,全力推进教育国际化,这也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官旭表示,成都高新区将按照“以教育开放促教育改革,以教育国际化促教育现代化”的思路,丰富和扩大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据统计,四川省5所专门招收外籍人员子女的国际学校中,已有3所落户成都高新区,外籍学生超过900人,占成都市外籍学生总数的85%以上。今年9月1日,“安家”在成都高新区的成都蒙彼利埃小学,迎来了第一批学生,这所中法合建的学校开设的“拉伯雷课堂”法语教程,搭建了中法语言文化融合和友城交流合作的新平台,开启了国际教育合作实践。
    官旭说,成都高新区正力促区域内普通中小学与境外学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推进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有的放矢地引入国际课程和外教。
    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已明确提出了“教育国际化”的具体目标,通过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管理者和名优教师。“我们要让成都高新区老师走出国门,倾听国外顶尖名校教育专家的讲座,实地观摩中小学教学现场,与国外教育工作者交流和座谈,了解国外现状与改革趋势及中小学运行体制机制,促进中西教育文化比较。”
    据悉,在《成都高新区2014年改革创新工作要点》中,将“探索学前教育改革”、“创新基础教育办学机制”、“构建大教育体系”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年改革创新工作计划,举全区之力,全面提升成都高新区教育水平。
  • 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共绘发展新蓝图
    【大公网四川频道讯】日前,一场智慧交融的对话活动在成都天府新谷拉开帷幕。由成都新谷投资集团、智纲智库、川商总会青委会联合主办的“王志纲对话川商青年企业家”活动圆满举行。 川商总会副会长、青委会会长、天坤国际总裁方毅,川商总会...查看详情>>
  • 大公报电子版
  • 四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