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市州

成都  德阳  绵阳  广元  巴中  达州  遂宁  南充  广安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资阳  眉山  自贡  内江  泸州  宜宾  攀枝花  乐山  雅安 

您所在的位置:大公网四川频道首页 > 新闻调查 > 正文

学者提议建立“农民工进城救助服务中心”
来自: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2-12-14

    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史璞看来,农民工刘红卫之死,暴露出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体制缺陷、制度漏洞、管理失职、服务缺失、监察缺位等问题,尤其是暴露出现有的救助管理站官僚化,在救助一线缺位。“这些与建设中原经济区格格不入,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格格不入,与我们的‘中国梦’格格不入。”史璞说。

    12月9日下午,郑州市救助管理站给中国青年报记者发来邮件,提到了目前社会救助遇到的一些困难:
    “过去,在郑州市委市政府的协调下,各相关部门都能够积极支持配合救助管理工作,公安、热心群众、各级政府部门、办事处、社区、公共单位等等都能主动将求助者引导送到救助站。”邮件写道,“现在,几乎所有的部门和热心群众都是打我们的求助电话,甚至派出所也打电话让接人,大家就一个怕字。积极主动走向街头服务的救助管理站站在街头的寒风中,我们更加感到‘势单力薄’、‘孤立无援’,我们想帮助的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等困难群体,反而成为该事件的最大‘受害者’,因为增加的是围观者、讨论者,而伸手援助者,怕了、犹豫了可能想要伸出的‘手’。” 
    史璞表示,农民工之死事件重创了郑州形象,也伤害了郑州市广大善良市民的自尊,引发郑州社会各界反思,同时激发郑州市加大街头排查和救助力度,激发各类爱心救助活动。不过,这样的爱心救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问题有三:一是救助活动多是暂时性、应急性、应景性的。二是救助活动多单一,难以解决农民工的更多问题。三是流动性、暂时性的救助活动,难以成为爱心市民和志愿者日常化献爱心的固定平台。”史璞说。
    史璞表示,社会救助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对接”:政府相关部门渎职、社会热心人士空有爱心却无处奉献,农民工兄弟有了困难不知道该找谁求助,三方的不对接导致了此类悲剧的发生。
    为此,史璞建议郑州市建立“农民工进城救助服务中心”,具体内容为:在郑州市东西南北等地的进出城主道与城乡接合部,建立4至8个二层板房临时建筑的“农民工进城救助服务中心”,主要功能是提供就业、交通、培训信息等,临时住宿,危难救济,维权投诉,法律援助,政府定期发布困难人群信息,指导市民爱心行动。
    他认为,建议如能实施,将有利于部分农民工进城就业过渡,有利于服务和管理外来人口,有利于避免因弱势人员非正常伤亡事件损害郑州形象,也能提升郑州市文明和人道主义水平,为爱心市民和志愿者日常化爱心活动提供固定平台。
    “政府无偿提供郑州市各行政区与进出城接合部的国有土地,或租赁集体土地。费用以政府财政出资为主,充分利用现有救助系统的经费,还包括商家赞助和社会爱心人士定向捐助等。”史璞说。
    在机构设置上,史璞建议“农民工进城救助服务中心”由郑州市民政局领导,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公益组织等有关方面,各行政区民政部门负责实施;人员则以救助站人员为主体,就业服务中心、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公益服务支持,志愿者参与。
  • 大公报电子版
  • 四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