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市州

成都  德阳  绵阳  广元  巴中  达州  遂宁  南充  广安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资阳  眉山  自贡  内江  泸州  宜宾  攀枝花  乐山  雅安 

您所在的位置:大公网四川频道首页 > 四川新闻 > 正文

企业与城市同行
——写在2021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闭幕之际
来自:大公网四川频道 发布时间:2021-10-24

  (大公网四川频道 陈苏)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奔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成都紧跟步伐,全面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2021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首次聚焦数字经济,数字经济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国内外商业领袖、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热点城市、知名高校、著名投资机构、顶级创新载体、核心产业集团、创新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商会、创新代表企业等齐聚成都,共同探讨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新技术、新应用。

一场创新绽放、“数字”舞动、对话未来的窗口在2021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上开启,背后映射了一幅城市与企业共荣共生的发展新图景。

纾解企业“发展中的困难”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充分的要素支撑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作为2021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国资本创新成都峰会发布了中国“双创”金融指数(IEFI),展现全国各地金融支持“双创”活动的最新实际状况和发展特征。

  由于创新型的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性、高成长性、高爆发性和高风险性特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融资服务时,往往顾虑大、评级低。为此,成都创新政府基金投入方式,设立2亿元新经济天使基金和100亿元新经济发展基金,采取直投、引投和跟投方式,覆盖企业初创、成长、爆发全过程,以坚定企业在成都落地生根的信心。

  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的同时,天府实验室这样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则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成都正把天府实验室建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创新产品市场验证、技术迭代、应用推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此外,在本届创交会上,2021年新经济“双百工程”企业及人才名单率先发布,在企业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市场认可、资本认可、行业认可,每年成都都会评选出100家重点新经济企业和100名新经济人才,开展精准化服务,帮助企业在各重点赛道快速发展、引领突破。

解决企业“前进中的问题”

  为促进创新要素、优质项目以及应用场景的多方位对接,2021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的重头戏---“双千”“双百”超级对接会,设置了云上窗口、专题路演、数字场景展三大环节。本次成都市第九批机会清单围绕智慧治理、美好生活、智能生产、宜居生态场景共发布559条供需信息,释放融资需求20.4亿元。

  同时,大会还举办了“2021新经济企业海外行——线上推介会”瑞士专场、迪拜专场,以区块链技术为牵引,与瑞士共谋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农业等领域创新融合发展;以“智慧城市+公园城市”建设为突破,与迪拜共谋智慧城市、智能生活、智慧物流、智能经济等领域交流合作,探索打造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协同创新合作平台。

  据了解,2021年,成都已举办7场“双千”发布会,累计发布1167个新场景、1182个新产品,释放城市机遇3110.9亿元,签约投资47个项目,总金额超294.2亿元。另外,在本次创交会前已发布的8批次机会清单中,1400余条信息实现精准匹配,140余亿元融资需求相继落地。

关注企业“成长中的烦恼”

  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来说,将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关键要练好“内功”。现实中,产业链结构复杂、涉及诸多环节,细分市场零散、缺乏统一标准,这些问题却制约着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数字背景下,成都立足科技创新的前瞻与落地、“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的大课题,设立两类实验室。一类是由大企业主导、中小企业参与,立足“硬核”技术研发的创新应用实验室;一类是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重在科技成果转化、新技术新产品应用落地的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从实验室出发,追求规范和标准,最终融入应用、融入市场。成都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说要素保障是为了让企业在成都落得下,平台搭建是为了让企业在成都做得大,那么实验室这样的场景孵化就是希企业能在成都走得远。

  接近一年探索,两类实验室均成效颇丰。成都某物联网公司在进行智能化改造时,分别与中国电信、迅鳐科技、航天云网等3家创新应用实验室合作,从不同的技术方向完成目标,使实验室成果迅速得以转化,取得了多赢效果。

  对于一株植物而言,阳光雨露是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地点的选择及其要素支持是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对于成都而言,在始终坚持“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的长期实践中,迎来了自身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 大公报电子版
  • 四川版